委员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开拓奋进勇创新绩,为发展经济做贡献

更新时间:2006-05-25 16:40:00点击次数:2504次

记河北鹏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

李鹏作为河北鹏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带领集团公司勇于探索,开拓进取,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宽企业经营领域,强化企业管理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4亿多元,6800多名员工,800多名中高级专业人才的集团公司,连续十年被北京市和河北省评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规模效益十强企业”、“模范纳税大户企业”,连续两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先进施工企业”、“AAA级信誉企业”,先后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500多人,多次受到省、市表彰,李鹏也被推选为河北省政协委员、高碑店市政协常委,并担任保定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高碑店市培鹏学校名誉校长等职务。

一、打造诚信鹏达,以诚信立足市场

市场经济诚信为本。谁能取得业主和客商的信任,谁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李鹏深知这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真理。鹏达集团凡是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在工期、质量、造价、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上,都是一丝不苟地执行,从而形成了“开发一片市场,占领一片市场,交了一方朋友,树起一座丰碑,发展新的市场”的良性循环局面。鹏达集团在北京已累计完成竣工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所有施工的工程,均是按期或提前交付业主使用,对业主有特殊要求的重点工程或紧急工程,都是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力量保质保量提前完成。如亚洲地区最大的地下变电站--西大望工程,是确保天安门地区用电的重点工程,国家定额工期38个月,投资1.5亿元,业主招标要求18个月完成。当时北京市很多知名的大型施工企业都因为工期紧张而望而却步,担心不能如期完成而砸了企业的牌子。李鹏承接此项工程后,仅用14个月就将工程交付使用,工程质量不仅创造了北京市“长城杯”,而且夺得了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在整个北京建筑市场引起了轰动,受到了北京市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

信守经济合同。企业每年发生的经济合同的总金额都在8-10亿元左右。对每一项经济合同都是严格遵守,坚决按合同条款办事,合同履约率达到100%,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加强了合作。

关心爱护员工。公司现有员工总数6800多人,其中90%来自河北农村。如何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李鹏的做法是:关心、爱护、培养和激励。首先以培养提高员工的个人文化技术素质,来促进企业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工资收入。企业资金再紧张也从不拖欠职工工资。让每个员工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现在员工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河北增加收入9000万元,使6000余户农村家庭逐步走向了小康之路)。第三,完善企业福利设施,让每位员工真正体会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树立精品意识,凭精品开拓经营领域

鹏达集团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健康稳步发展,加强科学管理,注重名牌战略,凭质量精品开拓市场,凭优质服务赢得顾客,是企业取得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成功之路。建设精品工程需要有精品意识。鹏达精品意识是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强化项目管理为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将每一项建筑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让业主满意,使用户放心。这就是鹏达集团的质量理念。同时在管理程序上,做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程序化、正规化、科学化。

建设精品工程需要有科学方法。按照“施工前策划、预防;过程中指导,纠正;施工后服务、总结、提高”的质量管理思路,围绕公司的质量方针和项目工程目标要求,通过优化调整工序及工艺衔接,严格程序化的过程控制;采用统计分析工具,寻找质量和薄弱环节,并予以改进;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质量攻关等活动,解决技术难题和推进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立健全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管理体系,层层签订质量管理“军令状”,使质量管理从根本上得到强化:设立项目质量奖罚的基金,加强质量管理的执法力度等手段,始终把技术、工艺的改进,管理体系的完善、创新和工程中的严格实施与过程控制放在同等地位对待,形成良好的工程质量氛围,有效地支撑着工程进度、安全、成本、质量的协调发展和同步推进,确保实现精品工程。

建设精品工程需要有精干队伍。在企业发展中,始终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员工队伍建设,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培养和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员工队伍。连续十年每年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全员技术培训,同时为打造精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施工工程全部达到国家优良标准,共创建北京市长城杯优质工程40多项、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一项。

三、热心公益事业,丹心回报社会

鹏达集团发展壮大了,李鹏同志做为一名政协委员,始终以一片赤子之心热情地回报祖国和社会,积极支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捐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兴建“培鹏学校”一座,为家乡高碑店市新城镇修公路两条、每年捐资100余万元支撑家乡农村办电、打机井、购置农业机械和资助孤寡老人;他还从自己的收入中每年拿出5万余元用于资助保定市贫困地区的50名失学儿童重新上学。积极安排下岗职工就业,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解难,先后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500多人,多次受到保定市和河北省的表彰;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单位驻地的武警部队,张仪村等单位建立精神文明共建单位,捐资200多万元为驻地的武警部队修建训练场、为张仪村的居民修建健身娱乐设施,被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编辑:马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