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倾心教育 勇担使命

更新时间:2013-05-20 09:04:00点击次数:7379次

记省政协委员、河北小学校长武文革

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主动传播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推出创新成果——他就是省政协委员、河北小学校长武文革,以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为己任,积极探索优质教育途径,形成一整套新型办学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出不懈努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武文革看来,基础教育的软肋是学生多元能力不能和谐发展。发展多元能力的关键是突破教育资源局限性,大力丰富课程资源,增加教育教学内涵,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身心发展。在对优质教育的探索中,武文革搜集、整理了大量发达国家小学教材,并与我国现行教材比较研究,提出了“大跨度建构互补式教育构想”,转变以应试为主的课程设计,增加生活化、实践性、探究性活动课程,尽可能多得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打破了文本课程一统天下局面。

面对考什么抓什么,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武文革呼吁,不能过于关注表层、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应多关注教育本源、本真的因素。“每一门学科都有多维的培养目标,有多元的素养标准,由于目前检测评价面过于狭窄,使学科中很多重要素养被教师忽视。”武文革举例说,”就像写字、诵读能力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但在分数上却无法体现。当人们为分数津津乐道时,可能早已忽略了这些重要的语文素养。”着眼学生学科整体素养的提升,武文革下大力加强学科整体建设,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内容放到学科整体中观察、思考、操作,促进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教室里传出的国学经典诵读声,楼梯走廊间励志的名言警句,走在河北小学的校园里,到处都能捕捉到文化气息。武文革重视文化育化功能,大胆创新德育手段,把国学教育引进课堂,借助传统文化力量,涵养青少年优良道德品格的形成。面对汗牛充栋般的经典读物,武文革带领教师采取“撷取精要、整合再现”的办法,把价值高的、精华的部分从浩瀚的经典中提取出来,精炼成规范课程,再按照学生不同认知水平,把课程内容在不同年级合理布局,有效解决当前国学读物成人化、不能充分关照少年儿童年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的问题。武文革编辑的《国学》被教育专家称为“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第一部生本化国学教材”,该书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被很多地区的小学采用。

作为民进会员,武文革积极建言献策,市两会期间,先后提交提案、建议案16件,其中《关于进一步完善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列入市政协大会发言;《关于促进我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建议》列入省政协大会发言。武文革还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对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了10余年智力帮扶工作,在帮扶的同时,还把山区自然、手工加工等资源移植到学校,解决了城市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瓶颈问题,为城乡中小学均衡化发展探索出可行性新途径。中国教育报以《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一所学校》为题,专版进行报道。中央教育电视台还专门录制了40分钟专题片,作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固定教材。

艰辛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河北小学获得首批国家级创新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网络教育示范单位、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武文革编写了多部专著,先后荣获教育部国学专项课题组国学教育先进个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成员、省教育学会年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编辑:雷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