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 正文

委员精彩发言 | 刘婷:壮大“药食同源”产业 赋能中医药强市建设

更新时间:2022-02-07 15:42:49点击次数:32491次

刘婷委员代表民盟保定市委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药食同源”理念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之一,正在引领中国大消费市场新时尚。据中国社科院公布数据显示,2013-2020年,全国“药食同源”产品产值年均超3000亿元,增速保持在14%-20%之间。目前,安国“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有望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必将在“中医药强市”“健康保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我市“药食同源”产业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2020年底,安国市拥有“药食同源”生产企业76家,年产值6.8亿元,约占安国经济总量6.23%。其中,5家具备生产保健食品资质(小蓝帽)企业,占保定市、河北省同类企业数量的45%、7%,年产值约5亿元,居全省各县首位;71家普通“药食同源”企业,生产代用茶、压片糖果等300余种。7家经营药膳的餐饮企业,其中3家被中国药膳研究会授予“中国药膳研发基地”称号,可制作药膳菜肴、汤品等约300余个品种,药膳销售额占比最高可达30%。中药材种植及销售品类齐全,种植“药食同源”中药材16种,年产值5150万元。中药材市场常年经营品种2800多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业规模不大。安国“药食同源”食品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产值较低,缺乏龙头带动企业。2020年,“药食同源”食品企业全部产值约为6.8亿元。同期,定兴县喜之郎年销售额近20亿元,福建晋江盼盼、蜡笔小新等龙头企业直接拉动产值500多亿元。二是品牌影响力不足。生产企业主要以代加工、贴牌生产等方式为主,自主研发不足,产品知名度低,品牌效应不明显。三是营销渠道不畅。对大数据、“网红+主流媒体”等新营销方式应用不够,电商规模小、水平不高,导致物流不畅、成本较高。四是产业融合不够。以康养旅游为例,安国5家3A旅游景区普遍缺少“药食同源”体验环节,“药食同源”+“中医药康养”、现代农业上下游亟待发力。五是同业竞争无序。由于“药食同源”企业缺乏产业引导,研发创新、市场培育等投入不足,致使创新乏力,价格战频发,同质化竞争时有发生。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明晰产业发展“路径图”。强化规划引领,建议把“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提升并纳入保定市产业发展规划中,从“中医药强市”和“健康保定”建设发展的高度助优扶强,在延链补链强链中借势赋能;围绕行业政策支持体系、规划制定、推动落实等进行顶层设计、全方位部署,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二)强化服务支撑,打造企业发展“助推器”。强化政策支撑,针对“药食同源”行业在科研、人才、资金、销售、物流等问题,加快制定一批扶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选取重点培育对象,量身定做,精准服务,科学施策;强化服务保障,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名气、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逐步打造百亿级、千亿级“药食同源”食品产业。

(三)搞好创新研发,培树行业引领“新标杆”。全面提升产品内在品质科技含量,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药膳研究会等院校协会合作,高标准建设安国“药食同源”研发中心,引导帮助企业自主研发、创新品种,助力企业引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力争开发出像金嗓子喉宝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药食同源”超级单品;全面升级产品外在包装实用新品,引导企业在产品包装上探索创新,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消费需要。研究设计方便式药膳产品,提高产品的便捷性。

(四)坚持多措并举,做好市场营销“大文章”。一是拓宽线上营销,鼓励本地网络达人、邀请流量网红直播带货,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媒体讲好“药食同源”品牌故事,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二是盘活线下营销,推进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认证,拓展商超载体平台,打造“小白嘴山药”等“药食同源”名片。三是推动“药食同源”与康养、文旅、都市农业、中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突出营销策划推广,高端设计全域旅游精品路线,打造“景点特色购物、酒店康养体验、深度品鉴药膳”的“药都康养游”。积极对接民航、铁路、高速服务区,争取纳入地方特色食品供应范畴,擦亮千年药都“金名片”。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

民盟市委副主委、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界别

民盟

(编辑:保定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