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天地 > 正文

甘薯与满城人

更新时间:2020-07-06 11:31:26点击次数:51581次

甘薯(《满城县志料》把它归于瓜菜类),满城人一般叫它“山药”。因其耐干旱、耐瘠薄、产量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满城县域内、特别是山区半山区人民非常重要的口粮和变换现金收入的作物。

鲜薯可跟玉米糁儿一起熬“山药粥”(这是人们普遍喜欢的吃法),也可以烀着吃当干粮;山药面可以烙饼、贴饼子、蒸窝头、蒸发糕、擀把儿条、轧饸烙,但口感都不怎么好,而且吃甘薯食品普遍会引起烧心、反酸。当年人们粮食短缺,甘薯相对产量较高,所以谁家又都离不开它。

山药(甘薯)的栽培与其他作物不同,必须先育苗,才能植入大田当中。山药育苗大都是用年前收获的“苕秧”(夏薯。苕,音“条”,tiao),挑选长而多芽眼儿的薯块儿作种薯。

薯苗的苗床,俗称“山药炕”或“秧子炕”。

解放前后的“山药炕”,都是在划定苗床长、宽范围之后,先在“炕”的一端挖出一个五、六尺见方的“灶坑”,盘上锅台,再顺着“炕”的方向,向远端挖一条(或两条)纵向的火道,火道要越来越浅,因为呈上升趋势的火道烟火容易通行。火道上棚好大瓷坯,到了“炕”的末端,翻上来,再用土坯盘两条回向“炕”的起始端的火道(又叫“回洞”),再让烟气顺着左右两个烟囱冒出。火道搞定了,垒起“炕”厢,上好马粪、圈肥、柴草末儿、沙土等的混合物,就可以码放挑选的种薯块儿了,一般都是呈45度角摆放,从起始到末端,全部放满,床四边,有一尺多高的围墙。“炕”上还要架木杆儿,盖上草苫(后来有了塑料布就盖塑料布了),  以保温、增温。接下来,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便要在“山药炕”的锅灶中来做了。过去人们都是烧柴草做饭,所以这是既实惠又行之有效的提高“山药炕”温度的绝好方法。在整个山药育苗的过程中,草苫(或塑料布)都是晚上盖严,太阳高照时掀开晒“炕”。在灶火、日光的双重催促下,种薯便齐刷刷地出苗了,长高了,茁壮了。当薯苗的高度达到一尺左右的时候便可以挑选着拔出,到大地里插秧了。薯苗一茬一茬地拔,直到最后实在不出苗或不再有用了为止。正常情况,每百斤种薯可出薯秧10000枝上下。这样的“山药炕”俗称“火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发明了不用烧火的甘薯育苗方法。在“炕”厢里布好马粪、圈肥、柴草末儿和沙土的混合物之后,就在上面码放种薯,只凭盖“炕”掀“炕”,全用日光做热源来育苗,这样育的苗不会“伤热”,反而更加茁壮。这种“山药炕”人们叫它“暖炕”。“暖炕”很快就取代了“火炕”,成为了山药育苗的主要方法。

山药是极其好种的作物。在满城西部山区,人们在平地上用镐刨坑儿,只需一点儿水,把薯秧插进泥水中,再用土埋好就行了。平原夏天雨水大的地方,稍微费点儿事,得先搭起一道道土岗,再把薯苗插到土岗上去。这春天栽上的山药,叫“春薯”,满城人俗称为“火秧”。到了夏天,人们还会从春薯上剪下枝条,栽到麦茬地里去,这是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克隆”,这样栽的山药叫“夏薯”,满城人俗称其为“苕秧”。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满城的薯秧曾是人们经济收入的一个大项。在县境的西部,有几十个村子的群众都以培育薯秧来增加收入,把薯秧卖到沧州、河间等地去。每当拔下秧子,都是一千棵一捆儿地捆好,再装进大麻袋,或更大的自己缝制的塑料编织袋中,最后摽在28型加重自行车的后架上驮了去卖,一般人都能带三四万棵秧子,有的人甚至带到四五万棵。他们不辞辛苦,都是结伴连夜赶路,到一、两百里外自己熟悉的县镇的集市上去出售。卖完之后,才能回家,回到家都是后半夜了。有的人家有好几条“炕”,休息一个白天,傍晚还要再下“冀中”,真是辛苦极了,但是大好的经济效益,又会使人们欣然“赴约”。

男人去卖秧子,女人也没闲着,她们是在家中伺候“山药炕”、保证多出苗、出好苗、出壮苗的“师傅”,是一棵一棵拔秧子的主力。男男女女,从春忙到夏,人们就是这样辛苦着,忙碌着,也快乐着……

甘薯的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只在前期耪一两遍,不让杂草干扰薯苗的生长就行,待薯蔓拉长盖住地皮之后,基本就不怎么管了。为了防止薯蔓的气根抓地,浪费营养,早年间人们要翻蔓,后来人们认识到了翻蔓会破坏薯叶吸收阳光的态势,反而不利甘薯的生长,所以都改为用手提一提蔓,不再翻蔓了。

甘薯的收获季节是在霜降节后的秋末冬初,人们都是视“霜”情而定。一般是下了霜之后,刨山药就成了人们的主要农活儿,到时候,都是全员投入。

甘薯刨出来之后,十几棵绑成一把儿,运回家去,入窖窖藏。薯窖有两种形式:平原上水位太浅的村庄,都是挖一个长方形的坑槽,上边搭檩棚上秫秸,最上压土,一端留口儿。一把一把的山药就码放在窖中,随吃随取,这种窖只能用一个冬天,到春季也就完成了使命;县境西部土厚水位较深,人们都是挖井形的竖窖,满城人俗称“瓦罐窖”,深度一般都在四五米以下,深的可达七八米甚至十米,底部平掏成几个窖室。竖窖因为远离地表,受地表大气温度影响较小,几乎是“恒温”,所以人们说“瓦罐窖”冬暖夏凉,所藏的甘薯可以吃到一个周年而不会腐烂。为了确保竖窖窖藏的持久,人们入窖前都要把窖的四壁和平面刮去一层,以防有潜藏的霉菌为害新薯。

除了窖藏吃鲜薯,人们还将甘薯大量的切片儿晒干,磨面做主食。山药干儿也是当年人们喂猪的“精”饲料。

鲜薯和薯干儿都是制做优质淀粉和粉条的原料。薯干儿还可以造酒,做糖稀等。

随着八十年代之后甘薯逐渐被小麦、玉米等挤出满城人口粮的基本队伍,山药的种植面积迅速萎缩。但山药粥和烤山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所以还有人在种植。

如今,“山药炕”只在协议村等村庄尚可见到,大多数村庄连山药的影子都极难寻觅了,2000年前后出生的小孩子们,都以吃烤山药为“稀罕物儿”,以吃碗山药面饸烙为“解馋”,真是时过境迁,往事不再,令人感慨。

选自《满城文学作品选之民风民俗卷》

(编辑:保定政协)